基于模糊PID的交流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
曹海波,方建安,刘洪玮
(东华大学,上海201620)
摘要:交流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时变的复杂系统,用传统的PID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基于模糊控制原理与传统PID原理相结合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器比采用常规PID控制器具有更好的动稳态性能。
关键词:矢量控制;模糊控制;PID控制;模糊PID控制;交流电动机
中图分类号:TM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18(2010)01—0064—03
 0引言
交流电动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环境要求低,适于易燃、易爆、多尘的场合,尤其是在大容量、高转速应用领域,备受青睐。但是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MIMO)、非线性、强耦合且时变的被控对象,由于被控对象的复杂性,直接导致了交流电机转矩控制的困难。通过矢量控制,将交流电动机等效成直流电动机,从而获得较好的转矩特性。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如何使电机矢量控制的效果更加显著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在矢量控制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控制器[1]。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控制,在设计中被控对象不需要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模糊控制器可以获得良好的动态特性,但无法消除系统的静态误差。
本文在分析矢量控制的基础上,结合常规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的特点,采用模糊PID控制器,建立相应的电机调速模型。通过与传统的PID矢量控制模型进行比较,详细说明该模型的特点。
1交流电动机矢量控制
以产生同一的旋转磁动势为准则,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交流电流ia、ib、ic,通过三相/--相变换可以等效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上的交流电流iα和iβ,再通过同步旋转变换,可以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上的直流电流id、iq:
按照转子磁链定向条件时交流电动机模型,取d轴沿着转子磁链矢量ψr方向,为M轴;T轴为逆时针转90。,垂直于矢量ψr。由于是以转子磁链ψr方向作为M轴的方向,此时有ψrd=ψrM=|ψr|,ψrq=ψrT=0。得到此时电磁转矩和电压方程为:
式中:p为极对数;L m为互感;L r为转子电感;L s为定子电感;R s为定子电阻;  ;p为微分算子,  为同步角转速;ω r为电机转子转速;ω s。为转差角转速;  。
由以上公式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转子磁链ψr仅由定子电流励磁分量isM产生,与转矩分量isT无关。式(5)还表明ψrm与isM之间的传递函数是一阶惯性环节。当励磁电流分量isM突变时,ψr的变化要受到励磁惯性的阻挠,这和直流电机励磁绕组的惯性作用是一致的。
转子磁链的位置可由  
得出,对于交流异步电动机,由于其转子磁链的初始位置θr(0)是由定子电流决定的,如果系统运行时就采用矢量控制,则可以认为θr(0)=O。得到磁链位置θr后,可以通过旋转变换得到励磁电流分量isM,进而根据式(5)求得砂ψrM,并实施反馈控制[2]。
图1是根据上述原理建立的系统仿真图。异步电动机由电流控制PWM逆变器供电驱动,转速控制器根据给定转速与实测转速之差,得到转矩期望值T e;转矩电流分量i 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