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安全定位的RFID模块研究与设计 摘 要:提出一种解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oatlon)标签和阅读器的低功耗和防;中撞方法。针对井下簧全定位综合系统的底层需求,基于低成本和低功耗考虑,设计了阅读器和标签的硬件电路,并在Code Vision AVR下,实现了阅读器和标签的C代码.软件采用改进的随机防冲撞ALOHA算法,利用信道复用技术,在为冲撞标签预留的时隙到达时重发信息,零漏读解决了RFID标签与阅读器通信冲撞问题.实验测试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标签和阅读器的冲撞问题,同时,硬件功耗较低,可应用于井下安全定位和身份识。 关键词:井下定位;RFID;防冲撞 近年来,在煤矿井下安全定位和身份识别上引起关注和应用。如山西大同市应建产量监控系统的238座煤矿中,已有133座煤矿安装了井下人员考勤定位系统;任桥等人做了基于硬件协议栈的网络化射频标签识别系统的研究…;舒琳完成了RFID跳频系统的设计”;Shweta Jain等人实现了一种基于CSMA的MAC协议来解决密集RFID网络环境下的冲撞问题”0。 RFID应用仍有一些问题尚待改进和解决,包括RFID的成本、电子标签零漏读率、低功耗,以及RFID的标准化问题。本文基于井下安全定位考勤综合系统,从硬件和软件上研究了一种有源RFID标签以及对应的阅读器实现,并提出了一种解决电子标签零漏读率问题的方法。 2系统原理 1)RFID构成与原理RFID系统包括电子标签(Tag)、阅读器(Interrogator)和数据传输与后台管理系统三部分。
电子标签(射频卡)内部存有一定格式的数据,以此作为识别的标识性信息,标签可以主动或被动地将内部存储的ID信息调制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应用中将电子标签附在待识别体上,作为识别的电子标记。
阅读器用来接收电子标签发出的信息,并在某些情况下向标签发送命令或写入信息。 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用于收集并处理从阅读器读到的标签数据,对收集的电子标签数据作不同的处理和数据输出。 根据标签的不同工作频段,分为低频标签(125~134 kHz/140~148 5 kHz)、高频标签(13.56 MHz)、超高频标签(433 MHz,868~928 MHz)和微波标签(2 4 GHz以上)一。 根据电子标签获取能量的方式,将RFID标签分为无源(被动标签)和有源(主动标签)2种。无源标签识别距离较短,但成本较低。有源标签由电池供电,可以主动向附近的阅读器发送数据,识别距离比无源RFID远,其应用形式也更加多样化。电池的寿命有限,必须在硬件和软件设计中充分考 虑低功耗的实现。 2)系统构成与功能 井下安全定位考勤综合系统,如图1所示。
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阅读器、。485网络、中继分站、服务器、客户机组成。 其中,电子标签为井下人员携带,作为身份标识。阅读器分布在矿井人口以及井道各监测点,通过485总线连接到分站。分站起中继传输信息的作用,连接到Pc服务器,将接收到的电子签信息及标签持有人相关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供客户端使用。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查询处理以及相关操作。 整个系统具有服务器连接设置、硬件端口设 置、井下分站、阅读器故障自诊断;标签号与工号维护、下井人员统计列表、超时下井人员列表、人员实时动态监控、人员考勤统计报表、数据库备份与还原等功能。 3基于成本和低功耗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井下定位考勤系统的****层是RHD标签及其阅读器模块,其硬件的性能是整个系统的关键。 1)阅读器与卡的设计选用ATmega88作为标签和阅读器的控制芯片。它具有多种低功耗模式,可在1.8 V工作。内置2倍cLK的硬件乘法器,保证程序和防冲撞算法的高效率执行。选用 ccl020作为无线收发芯片。其发送数据率达153.6 khit,灵敏度一119 dBm,极低耗电量(接收:17 mA),内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