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uck—Boost结构的永磁发电机稳压电路设计
王勇1,林林2,孙立功1
(1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471003;2.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39)
摘要:根据PwM控制原理,采用Buck-Boost拓扑结构,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水磁发电机的新型稳压电路。相对于目前永磁发电机普遍采用的并联式和串联式稳压电路,该电路输出为平滑直流电、功耗更低且能够实现升降双向稳压,稳压效果突出。
关键词:稳压电路;永磁发电机;Buck—B00st;PwM
中图分类号:TM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18(2008)01—0028—03
0引 言
永磁发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比功率大、无需外加励磁电源等特点[1,2],在农用运输车上应用十分普遍。但是,因其输出为交流电,不能直接为暖风机、刮雨器等直流用电器供电;并且输出电压随转速及负载的变化而波动较大,存在着“低速灯不亮,高速烧灯泡”的现象。因此,设计一种直流输出的永磁发电机稳压电路十分必要。目前,普遍采用的稳压方式有两种:并联式和串联式。前者输出为交流电,后者输出为脉动成分较大的直流,更重要的是:两者功耗较大,且只能在高速时使输出的高电压降至稳定值,而不能在低速时使输出的低电压升高,即只能解决“高速烧灯泡的问题,而不能解决“低速灯不亮”的问题。为提高低速输出电压,往往需要采用高磁性的永磁材料,并对发电机结构、电机绕组进行改造[3],这种方法不但成本高,而且费时费力。而根据PwM控制原理,采用Buck—Boost拓扑结构设计的新型稳压电路,能够克服上述两种电路的不足。
1并联式稳压电路
并联式稳压电路[4]如图1所示。发电机空载即电路中无电流通过时,微型电流互感器M的次级线圈无信号输出,可控硅scRl不导通,scR2也不导通。在白天工作时,由于不使用照明灯,电路中无电流通过,尽管皮带轮转动但发电机空载无功率输出,稳压电路不工作。
当发电机有负载时,即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微型电流互感器M的次级线圈有信号输出,可控硅scRl导通。随着发电机转速的升高,输出电压随之升高,三极管T的发射极电压也随之升高,当电压达到一定值后,稳压管Dw被击穿,使T导通,从而可控硅sCR2被触发而导通,这时发电机瞬时短路,将电压波形削去一部分,以降低输出电压:另外,由于scR2导通,产生短路性质的感性电流,进而产生去磁作用和直流磁化作用,也将输出电压幅值降低,从而达到稳压的目的。
此电路虽然保证了高速时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但并不能使低速时的输出电压达到额定值,并且发电机高速旋转时,由于scR2导通,导致发电机瞬时短路,致使发电机温度升高,浪费能源。同时,并联式稳压电路输出交流电,不能直接为需要直流电源的电器供电。
2串联式稳压电路
串联式稳压电路[5]如图2所示。JFl、JF2为交流发电机完全相同的两个绕组,JFl的首端为a,JFl的尾端与J融的首端为同一端b,b亦即为电子稳压器的正极输出端,JF2的尾端为c。当发电机开始转动时,由于转速低,输出电压U。也低,小于目标稳压值,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A点的电压小于稳压管D2的击穿电压,二极管Ql处于截止状态。而三极
管Q2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电压大于0.7V,因此,三极管Q2导通,集电极电流通过电阻R8、二极管D5、D6分别向可控硅scRl、scR2提供触发信号,使可控硅导通,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经过scRl、scR2双半波整流输出直流电。
当发电机转速进一步升高,输出电压u。升高,三极管Q1发射极与A点的电压也升高。当输出电压u。大于目标稳压值时,三极管Q1发射极与4点的电压大于稳压管D2的击穿电压,三极管Q1由截止状态变为导通状态,其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的电压为0.2~0 3 V,小于三极管Q2发射极与基极之的开启电压O.7 V,三极管Q2由导通变为截止:不再向可控硅scRl、scR2提供触发电流,可控硅延时到无正向电压时截止,发电机输出电压u..迅速下降,三极管Ql发射极与A点的电压也下降。当输出电压u。低于目标稳压值时,三极管Q1截止,Q2导通,可控硅再次导通.输出直流电。当输出电压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