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速电机控制器线圈框架一次成型模
沈宏谋
(浙江调速电机厂,浙江桐乡314500)
中图分类号:TM305.1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4—7018(2008)06—0061-01
调速电机控制器及仪表行业制造过程中用一个框架上绕极细的铜丝即成为线圈,在仪表仪器行业中应用较普遍。
由于工件小,又薄又软的铝皮厚度仅为O 15—0 35 mm,操作时如定位,取件不当也会损伤零件而造成废口,所以要紧缩工序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零件的质量尤为重要。图l为框架零件的成型过程。即撑方、鼓形、整形,原来需要三副模具来完成,相当繁锁,后经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反复试验仅用一副模具来完成,其结构如图2所示。
1工作原理
模具在一次冲程中,同时完成从圆形整方和鼓两侧面的R(Φ1 000 mm)以及上平面的整形三道工序。
将半成品放在内成型滑块的平面上以工件内径定位,开动冲床,滑块协同上模一起下降。通过上模的大端面压牢盖板传递压力,使外成型滑块向下运动。上模的台阶平面轻度接触工件平面,与此同时,四只外成型滑块通过滚轮沿斜面运动使其成水平方向,向中心移动,组成工件外方形(相当于凹模)。
当冲床滑块继续下降,外成型滑块上的滑轮走完斜面,在直面上运动始终保持方形尺寸,不再变化,此时鼓R形的内成型滑块的斜面接触到斜楔的斜面,而成水平方向,从中心向外移动到工件内方形尺寸(相当于凸模)。
当冲床滑块回升时,由托盘下面的橡皮通过卸料螺钉使内成型滑块向上运动,并脱离斜楔,由拉簧把外成型滑块和内成型滑块对拉,相互分开,各自复位,以便为下次工作做好准备。这时由于内成型滑块两件已复位并相互靠拢,可以轻松地把加工好的工件取走。2设计要求
(1)定位问题
如图3所示,工件以鼓形凸模(图2的内成型滑块)的四角r定位,其间隙值的大小影响凸模强度和操作速度。当间隙小时,凸模的宽度应增大,但操作不方便;当间隙大时,凸模的宽
度要缩小,操作方便。凸模的宽度B与间隙z的关系如下:
式中:d——半成品内径;
b——工件宽度;
r——工件内角半径;
z——单面间隙(一般取0 05—0 2 mm)。
(2)内外滑块运动关系
如果内滑块先左右运动,由于定位的四点r很小,运动时四点顶牢工件,增加材料移动时的阻力,影响纵向移动,造成工件碎裂,同时四点处着力先成方形,会引起工件高度方向
不平,这时外滑块插人工件,容易擦伤工件。
撑方时****内外滑块同时运动,当外成型滑块剐插人工件并压牢后的瞬间,使内成型滑块向外运动,定成撑方鼓形工序。这种方法损坏少、成品率高,是较理想的方案,但计算
复杂。外滑块先成型的方法,动作分明,斜面相对位置的确定较方便。
(3)外滑块的运动距离和运动速度问题
如图4所示,起凹模作用的四只滑块(图2中外成型滑块)在开模状态时,其停留位置应便与工件的距离相等。
外滑块的运动距离:
式中:l1、l——间隙(一般取0.5~2 mm);
h——工件单面宽度;
d——半成品内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