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微特电机产品发布平台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免费注册 企业免费建站
新技术论坛 会员产品发布
TB6600QQ群:70241714   步进电机论文   六轴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步进电机     驱动器     控制器     马达IC     伺服电机     无刷直流电动机     微特电机文献     工控器件     运动控制新产品     六轴工业机器人    
首 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搜索   |   网站介绍   |   超级服务   |   新技术论坛
论坛公告: 中国步进电机应用网:http://using.zgbjdj.com/
  文章标题:滑模变结构控制在低速交流伺服系统的应用
回复文章
作者:jialincy  发表时间:2010-2-26 18:04:34
    滑模变结构控制在低速交流伺服系统的应用
    丁传东,王军,武卯泉
    (西华大学,四川成都610039)
    摘要:应用MATLAB仿真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器,通过在低速伺服系统中的仿真试验及与经典PID控制器比较,验证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可以较好地解决零速度爬行问题。
0引  言
    随着微电子、计算机、电力半导体和电机制造技术的巨大进步,交流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日益成熟,应用更加广泛,特别是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众所周知,交流伺服系统中的电机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及时变性的控制对象,加之系统运动时易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其特点为滑模变结构控制所提供了用武之地。变结构控制是一种非线性控制,具有响应速度快、对系统参数和外部干扰呈不变性,利用滑模控制方式,强迫系统状态变量沿着人为设计的相轨迹滑到期望点,从而使得系统在滑模面上运动时具有比鲁棒性更加优越的不变性,可保证系统是渐进稳定的,其算法简单,易于工程实现,但它存在抖振。目前,国内外学者利用变结构技术提出了一些交流伺服系统控制策略,如在文献[3]提出的是积分变结构控制方法,文献[4]研究了基于极点配置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文献[5]利用了模糊与滑模控制相结合的策略等。本文针对交流伺服系统在低速时的位置控制提出了一种指数趋近率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只要参数选择合适,不仅能保证系统滑动模运动的快速性及良好鲁棒性能,又可以减弱系统抖振对实时控制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给出的
仿真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与有效性。
1伺服系统低速时的摩擦系统
    摩擦是影响系统低速性能的重要因素,它不但造成系统的稳态误差,还使系统产生爬行、振荡,出现严重的非线性现象。从控制的角度来说,提出滑模变结构控制是为了克服机械伺服系统中摩擦环节引起的不良影响。对于机械伺服系统,摩擦环节会产生以下影响:
    (1)零速度时存在的静态摩擦将使系统响应表现出死区特性,系统稳态响应具有多个平衡点,为一条线段,使系统存在很大的静态误差。
    (2)当输入位置为斜坡信号时,系统会出现静、动、静、动的跳跃运动,即低速爬行的现象。
(3)在零速度时,由于静态摩擦不是连续的,并且多值,使系统在速度过零时的运动不平稳,出现平顶现象。可用比较****的摩擦模型stribeck曲线来描述伺服系统中摩擦环节的影响。图1表明在不同的摩擦阶段,摩擦力矩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stribeck摩擦曲线模型可表示如下
当|θ(t)|<a时,静摩擦力矩为:
式中:T(t)为驱动力矩,Tm为****静摩擦力矩,T为库仑摩擦力矩,θ(t)为转动角速度,α和β为非常小的正常数。
2伺服系统滑模控制器设计
这里以转台伺服系统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例,在不影响控制性能的前提下,采用i=0的矢量控制方式,此时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解耦状态方程为:
式中:R为绕组等效电阻,L为绕组电感,p为极对数,ω为转子角速度,φ为转子磁场等效磁链,i为q轴电流,u为g轴电压,,为转动惯量,B为粘滞摩擦系数,T1为负载总转矩。根据伺服系统的结构,设x1=θ,x2=x1=ω,i=u,则永磁同步电动机位置状态方程可描述如下:
定义跟踪误差为:
    e=θr-θ
其中:θr为给定值,则设计切换函数为:
由式(6)~式(8)得:
采用指数趋近率,得:
为了研究伺服系统低速时摩擦力矩对系统的影响,令T1=Tr(t)+T1(负载转矩),由式(8)和式(9)从而得到:

 

  共有记录条,共页,条/页  转至页
回复此文章主题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回复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站长留言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免费展示
网站实名:步进电机网 步进电机驱动器网 微特电机网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北京时代四维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By www.zgbjdj.com
京ICP备110425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