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输煤自动化的发展与探讨
张东实1,李亮2
(1.大唐景泰电厂,甘肃白银733300;
2.天水长城高低压设备有限公司.甘肃天水74l018)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内输煤自动化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工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输煤自动化;现状;发展:探讨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b
1概述
输煤系统是火电厂的原料供给系统,是电厂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电厂生产过程中,没备最多、最分散、生产线最长、环境最恶劣、劳动强度****的地方。同时也是设备、人身安全隐患最多的地方,生产管理和安全运行等诸多方面都十分繁忙和困难。因此,输煤自动化的实际非常迫切。多年以来,各大科研院、所在输煤自动化方面一直不懈的努力,使输煤系统的控制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在提高和发展。
2工艺流程及控制对象
简单地说输煤就是用皮带运输机把煤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外一个地方,运输距离一般约2km,规模大的系统会更长。
输煤系统中的主要设备是皮带运输机,一般规模的系统有输煤机约20条,大的系统有30-40条运输机,要想顺利地完成输煤任务,需要的辅助设备很多,首先要用翻车机、叶轮给煤机、斗轮机、吊车等设备把煤不停的装载到首条运输机上,煤便从一条运输机传送到另外一条运输机上,一直传送到终点。(对电厂而言,就是传送到原煤仓中,供锅炉使用。)煤在传输过程中,沿途要经过落煤管、挡板、振打器、筛煤机、碎煤机、电子称、除铁器、除木器、除尘器、实物校验等设备。到达最后一条运输机时,要用犁煤器、卸煤小车、刮板机等设备把煤卸到指定地点或不同仓位。为了安全、可靠、自动完成这些任务,还需要有高低煤位信号、连续料位信号、运输机的速度信号、打滑信号、跑偏信号、煤流、撕裂、堵煤等检测信号,以及各种没备的运行信号、故障信号等等。
一般规模的输煤系统控制对象有几十到上百个,大的系统要数百个,因此对一个系统而言,所需的控制指令及返回的各种信号总和,要有数百个甚至数千个,输煤系统就是要把这些控制对象和信号,按照工艺流程和联锁要求有规律的控制起来,这就是所谓的控制流程。系统规模不同,控制流程多少也不同,少则几个流程,多则数百上千流程,因此输煤自动化是个庞大的系统,控制有一定难度的。
3输煤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我国1960年前后就开始输煤自动化方面的研究了,它的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至今,经历了40-50年的发展历程,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继电器集中控制
继电器控制,即所谓的强电集中控制系统,它是只有主要没备的、简单联锁的控制系统,明确地说就是把就地操作箱的开关、按钮移到控制室,加上些简单的联锁,实现控制室的集中控制。
第二阶段——晶体管、集成电路逻辑控制 晶体管、集成电路控制,即所谓的弱电控制系统,它是用晶体管、集成电路搭起来的逻辑电路,实现对输煤系统的控制对象进行联锁自动控制,这个阶段的控制水平较强电集中控制有很大提高,功能增加很多,控制范围大幅扩大,但仍要配备庞大的操作台、控制柜和模拟显示屏。
第=阶段——plc控制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六十年代末,首先在美国,相继在西德、日本等国家研制出一种新型自动化控制设备,即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它的出现使自动化领域产生了跨越式发展,****解决了晶体管、集成电路性能不稳定,硬接线复杂,以及控制柜、台数量多,占地面积大,抗干扰能力差,调试维修困难等弊端。1984年前后,plc开始在火电厂输煤系统中使用,给工程设计人员、使用人员、检修人员带来很大方便,促使输煤自动化产生巨大飞跃,使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周期由半年、一年,迅速缩到一、两个月,台、柜变得简单、清晰,减少了大量的长距离的控制电缆和动力电缆,控制程序设计、修改、调试及维修都十分方便,但是仍然需要控制台、操作按钮及模拟显示屏。
第四阶段——plc+上位机+工业电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