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吊扇电动机机械故障的维修(1)
王克权(四川自贡市金属容器厂643010)
l 400mm66型电容吊扇由电机、风翼、悬吊装置三大部分组成。当其中任一部件发生移动时,将引起机械故障,使电能附加损耗增加.严重影响电机效率。
1吊扇电机机械故障的维修
吊扇电机是吊扇的主要部件,它由定子、转子、滚动轴承、油环、上盖、下壳及紧固件七部分组成。因此,在吊扇电机运行维修实践中,常碰到一部分空载电流由正常到偏大,而出力却减小的机械故障。
1.l定、转子铁心相擦
1.1.1原因分析
吊扇电机定、转子空气隙很小,往往由于轴承内外环磨损引起上盖、轴承室、转子三者配合位置不同心超过允许误差0.1mm,而出现扫膛,也有铁心受高热变形相擦。这时,还会使电机强烈振动,温度升高,甚至烧毁电机绕组。
1.1.2维修方法、
首先检查轴承是否处于合格状态,然后可在车床上校验转子铁心有无异常变形。根据变形程度大小,将转子铁心内径稍微车小o.2~o.3mm,这时电动机的空载电流略有增加,但不妨碍正常运转。
若定子与转子相擦面很小,有点、块状擦痕,均用烘干的0号金刚砂布,将两面擦痕同时进行磨削,则相碰现象即可消除。
1.2转子铁心移位
1.2.1原因分析
转子铁心与铸铁下壳配合不紧,吊扇电机在运行过程中,转子铁心沿轴向移动,空载电流由正常到偏大,不仅浪费电能,而且出力减少。
拆开吊扇下壳外盖后,发现定、转子铁心端面错开。
转子铁心的移位现象,相当于减小了空气隙的有效侧面积,增加气隙磁通密度。导致空载电流偏大,输出功率减小。其电流值随定、转子铁心沿轴移动距离的增长而增加。
1.2.2维修方法
在转子铁心内圈上确定相隔90o角的四点,以二点对称同时轮流敲打,使转子铁心恢复原位,随后在下壳的铁心部分的相隔180o处,用直径4.3mm钻头钻孔攻丝m5mm二个,钻入转子铁心深度6mm。把锥形螺钉对称地旋入螺孔。笔者曾于1985年用此法修理10台1400mm66型吊扇电机,试机时,空载电流由0.6a或o.62a分别下降到给定的0.48~o.49a。基本恢复了出力,至今运转正
常。
为了防止电动机因受机械振动冲击而使螺钉自动退出下壳外,可把锥头螺钉放在汽油中洗净,后放在丙酮中清洗、晾干,用gy-260厌氧胶涂满螺纹上,再对称地同步旋入螺孔与下壳使成水平。要防止偏心,以免造成气隙不匀。
1.3铸铝或铸铜转子断条
1.3.1原因分析
铸铝或铸铜转子断裂。发热因素,包括热过载、热量不平衡;电磁因素,包括单面磁拉力、振动、磁力中心线偏移旋转中心线,导磁体饱和;动力因素,包括振动、过大的动力转矩;机构因素,包括铸件报废,材料疲劳,原材料报废,电动机装配误差;外物侵入因素,包括硬物落入气隙引起定、转子扫膛磨损;转子铁心与下壳配合不牢,定子铁心与轴配合不紧。这些均会相互作用产生沿轴向移动的力,使转子导体松动或开裂,从而使空载电流偏大、过热、过载。
松动、开裂的转子导体占整个槽1/9左右时,出现空载电流偏大,影响出力,这种情况尚可勉强使用,若到l/7时就不能工作了。
1.3.2维修方法
把短路探测器放在转子铁心上检查,发现断条,可用同一生产厂家购进同型号、同规格电动机转子铁心换上。
1.4轴承在轴颈上滑动和轴承外环与轴承室内孔配合不紧
1.4.1粘接方法检修
当轴承内外环和轴承室内孔及轴颈表面有锈蚀部分时,应用1 1/2砂纸擦光,先用棉团润湿汽油进行粗洗,后用丙酮进行仔细精洗,并使它们的粘合面处于清洁状态。用毛笔(笔尖剪齐)蘸厌氧胶粘剂gy-260少许,按机件装配先后次序涂刷轴承内环及轴颈表面2~3次,厚度各为o.05~o.1mm。要防漏涂,以免影响粘接强度,再把轴承装配在轴颈正确位置上,待它组合固化6h后,按上述同样方法在轴承室内孔和轴承外环上涂胶,并立即组装。同时用优质锂基润滑脂,代号zl-2加到电动机轴承室容腔的2/3。
使用过的厌氧胶有两种拆胶方法,一是加热法,二是溶解法(用二氯甲烷)。一般采用加热法后,仍可用常规方法拆卸。以远红外灯在使用点加热最为适宜,把温度控制在150~200℃,1h后就可拆换。余胶,趁热以干布擦试干净。最后以二氯甲烷刷洗至****清洁为止。
1.4.2机械方法维修
把拆换下来的上盖、下壳部件,放置得有条不紊,以免发生变形。
如果轴承室内孔磨损程度不严重,以同型号新轴承外径稍为大一些来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