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用电机的发展方向及市场需求
郑朝简 (西安微电机研究所710077)
【摘 要】阐述工业缝纫机的生产现状和电机在工业缝纫机中的应用,指出交流伺服电动机及控制器是高档工业缝纫机驱动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工业缝纫机对交流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
【叙 词】/工业缝纫机电机发展交流伺服系统
1引 言
60年代和70年代曾是家用缝纫机蓬勃发展的年代。虽然曾经一度开发电动家用机,但终因家用机的社会拥有量趋于饱和而使整个家用机的市场呈结构性疲软局面。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务款式和做工的要求愈来愈高,我国城市买成衣穿的例已由10年前的百分之二十,提高到目前的百分之四十五以上,成衣社会化已成为国内服装行业发展的大趋势。结果,消费者对家用缝纫机的要求更为挑剔,新款、多功能、便携式等实用性与装饰性兼备的产品引入注目。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家用缝纫机需求大幅度下降的同时,适应制衣行业大发展的工业缝纫机销售额却在迅速增长,作为微电机行业,应对工业缝纫机用电机及控制器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给予注意,争取参与研制、开发和生产,利用自旁的条件和优势促进我国高性能工业缝纫机的发展,以满足国内需求,并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2我国工业缝纫机生产与技术现状
目前世界上工业缝纫机的品种多达4000余种,通用型1000余种。国内生产的机型品种少、产量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达20—30年,工业缝纫机发展的滞后制约了我国各种缝制行业的发展。
据服装行业的统计,目前使用的缝制设备水平属50年代的占百分之六十,60年代的占百分之二十,70年代的占百分之十九,80年代初的占百分之一。需要更新改造的占总量百分之七十五。由于品种少,缺乏高、精、尖设备,不适应****服装制作要求,难以提高产品档次。因此,国家在“七五”期间进口工业缝纫机81.6万架,用汇达6. 12亿美元。按10年折旧计,这些进口机也很快将面临淘汰和更新。
纺织部“八五”期间要使服装行业的成衣年产量达到50亿件,创汇53亿美元,为此将投入50亿元用于改造服装行业的装备条件。国内几大工业缝纫机生产企业已在“七五”期间投资,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预计“八五”期间至“九五”期间,我国工业缝纫机制造行业将有一个较大发展。
国内现有以生产工业缝纫机为主的专业厂近30家,其中,广东华南缝纫机公司、中国标准缝纫机公同、上海工业缝纫机厂等几家规模****。出品产品以高、中速工业平缝机为主(国际上属低档产品),也有少数性能较好的高速平缝机出口(国际上属中档产品),外销东南亚、中东、中美洲等国家。
通过“引进、消化、出口”,国内产品的水平已从过去20、30年代迅速跃进到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上海缝纫机一厂成为同行业中系列品种最多、****的企业。上海缝纫机四厂和日本联合设计的gn7系列高速包缝机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上海工业缝纫机厂出口的gc15 -1型高速平缝机获同行业的全a级产品称号。目前我国各大工业缝纫机厂及研究单位研制的工业缝纫机,一般为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水平。如电子定位针电动机三自动高速平缝机(可自动剪线、自动停针、自动定针数)。现正向可编程序的工业缝纫机单机自动化方向发展。
当前,国内高速平缝机供不应求,其原因之一是,国内企业过去缝纫设备以进口为主,现在则以国产为主。其质量已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价格仅为国外机的1/2。为此,国家已对进口工业缝纫机采取限制措施,从而进一步刺激了国内市场。
据统计,1993年全国服装机械年产值接近50亿元,出口1亿元左右,高速平缝机产量达50万架左右。1993年上半年四大缝纫机公司生产的高、中速平缝机一直供不应求。8月份南京全国服装机械订货会上,供需双方成交意向达35亿元,比1992年订货会增长百分之二十以上。行家预测,90年代是我国缝制设备上质量、上品种、上水平的大好时期。服装机械行业正抓住时机,调整结构,压缩长线,开发适销对路产品。
3工业缝纫机用电机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工缝机用电机已发展四代产品,即摩擦片式、涡流式、混合步进电机和交流伺服电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