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研制
邓隐北 戴羌平(郑州大学450052)
史卫平 张瑞安(开封博达电机公司)
1永磁电动机转子的结构设计
1.1永磁体的性能选择与尺寸确定
该电机选用的永磁材料为西安兴华新型材料厂生产的30-sh型钕铁硼(ndfeb),经测试,均符合设计要求值。此外,要求充磁后的磁钢块与块之间、每块正反两面之间的表面场强应尽可能接近,可用磁通计或高斯计检验其均匀性。特性曲线上不允许出现弯折和拐点,磁钢块应进行48h热老化处理,以消除不可逆损失,在磁钢表面还应进行电泳防锈处理等。
样机完成以后,先在额定转速下进行发电机空载试验,测得电势e=336v,经冲击振动、温升发热的考验,eo值不变或变化很小,说明这类磁钢的性能是理想的,运行是可靠的。
永磁体的体积vm,主要与电机的电磁功率p。电压与定子绕组空载电势eo的比值k.以及所采用的磁钢牲能(剩磁br,矫顽力hc)等因素有关。即:
取纵轴电枢反应的折算系数kd=0.6,波形系数kb=1. 11,得:
当eo 一定时,增大k。值相当于提高电动机的电压,当电压提高到某一程度时,p的增加并不显著,过于提高u就显得不经济;当电压u-定时,增大ke相当于减小eo,使电动机欠励。同理,电动机过于欠励也不能明显增加pt反而使负载电流增大,功率因数降低,因此设计时ke值实际上不能大于1.5。
如以额定输出功率、代替电磁功率pe,并考虑到电枢绕组的电阻、反应转矩和电动机损耗的影响,引进系数kr,得永磁体体积为:
磁体厚度h的决定,要考虑的是产生空载电势eo所需的激磁磁势以及起动过程中出现的“反接状态”所产生的电枢反应去磁作用。式中a为气隙.对于小容量电动机,初设计时可取卡特系数ka=l. 4—1.5,空载饱和系数得。
每块永磁体的宽度:
磁体的轴向长度:
通过计算机辅助电磁设计,最后确定的钕铁硼磁体优化尺寸为7.8mm×28. 5mm×170mm。按比重7.4计,每台永磁体重量为1. 119kg。
1.2永磁体的布置与安装
永磁体的布置采用轴向分段的切向式结构。经验证明,永磁体和铁轭之间的侧面间隙应尽可能小,一般不超过0. 07mm。否则将形成“第二气隙”,削减磁体的磁感应强度,故采用微带锥度的梯形槽取代原设计的矩形槽是可取的。磁钢的尺寸也以同一锥度作相应改变,但应略大于槽高,其超出部分从槽楔板的加工公差中找平。这样不仅有利于磁体的装嵌,而且可消除因加工误差或运行中的离心力导致的间隙,确保磁钢放入槽中的正确位置。
由于转子铁心较长.并专虑到永磁体的加工及充磁线圈的尺寸,故决定将磁钢在轴向分成4段,装放磁体时,因磁吸力很大.务必小心.可利用厚度约lmm的铜板作导向,谨防强磁造成冲击伤手。装放前磁钢正反面应标示n(s>极性.避免装反。先将第1块靠紧一端.检查磁钢大头与槽楔底面是否平齐,侧向配合是否紧密。然后再嵌第2块.因礅睦强不易嵌入,放第2块时可用一弧形软铁将第1块磁钢短路.依此类推,可将第3块、第4块全部装好。
1.3转子的结构与加工工艺
转子磁钢采用ndfeb稀土永磁,按切向磁力线方向布置于磁钢槽中。铁心冲片采用dr510-50硅钢板.轴向铆接紧固。为防止磁钢槽底部漏磁及与轴形成短路,在铁心与轴之间设一隔磁套,平面结构如图1所示。转子铁心与隔磁套,隔磁套与转轴之间的配合均采用热套工艺,钢与铜的配合公差一般选取0.1 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