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徐念懿 金治国 (上海南洋电机厂200040)
摘 要 针对质量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结合工作实际阐述提高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叙 词 质量管理建立完善运行有效
贯彻gb/t19000 -is09000系列标准(简称is09000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开展质量体系的认证,是企业质量工作中一个热门话题,其中一个内容是“同样是通过了认证的企业,为什么效果却不一样?”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在所建立的质量体系自身的有效性上。本文结合企业的实践阐述在质量体系的建立运行中提高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1 正确认识贯标认证的目的意义
贯标认证是相关联的两件事,贯标是按is09000标准化要求建立质量体系。认证是由第三方认证机构检查评估质量体系是否满足选定的模式标准的要求,进行证实。认证是建立在企业贯标的基础上的,但不是贯标的必然结果,它取决于企业在贯标后是否申请认证。所谓质量体系的有效进行,实质上是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有一种说法,质量体系认证书,是企业走向市场的“通行证”,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招标和洽谈业务的经济交往中有越来越多的客商提出质量体系认证的问题。因此确实需要通过贯标去获取认证证书,使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份额。但是通行证只表明了一种资格,而最终决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还是产品的质量。在这一点上,我们是有深刻体会的。有一个与我厂一样在行业中已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厂,有一种同样的产品向同一个客商提供。该客商为了调整配套件的布点,向两厂作了同样的调查和比较,由于产品质量上的原因,最终选定了我厂为该产品的分供方。所以,既使是认证通过了,只要产品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还是会遭到市场的淘汰的。其道理是因为用户购买和使用的是你的产品,而不是你的证书。因此进行贯标认证目的是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提高企业的自身素质,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使产品的质量在考虑成本、利益和风险的基础上达到****组合。
贯标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在这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企业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受到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干扰和影响。例如,在管理层中的表面文章,搞应付检查,在执行层中守旧、固步,对是否要按标准的要求去做持怀疑态度,认为过去不这样做不是也蛮好吗?这些干扰和影响不解决,贯标也就难有成效。通过建立的质量体系应该是既要满足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所以体系文件既不能采用拿来主义,要经过充分的讨论,严密的审阅,使体系文件既正确又可符,既明确又具可操作性,贯标后的质量体系在经过认证后,获得质量体系的认证证书,仅仅是新的里程的开始,还必须沿着既定的轨道走下去,才能真正实现贯标认证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贯标认证通过以后,必须及时地把工作重点从建立质量体系转移到质量体系的持续有效地运行上来,在运行中进一步完成质量体系,在这一方面我们的做法是及时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阶段的目标要求。
2建立完善质量体系的机制
建立质量体系是一项只有起点而无终点的工作。这是因为企业的质量体系,以通过认证为标志,说明体系已满足选定的模式标准的要求,并以启动和运行正常具备了质量保证的能力。但是我们对标准中条款要求内涵的理解,还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是变化的,质量体系也应该随着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决不能在质量体系建立后,特别是认证通过后就认为贯标工作结束了,而应该通过管理评审、内部质量审核等,建立一个完善质量体系的机制,不断的自我完善质量体系,才能确保质量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管理评审由企业****管理者进行,其目的是使质量体系更适合市场环境起判断和调整作用。内部质量审核由内部质量审核员进行,使质量体系运动步人良性循环,质量体系的内审,实质上是一种检查活动,检查体系是否满足和继续满足标准的要求,通过对查出的不合格及时进行纠正,对发现的潜在不合格做到有效预防,检查同时也是一种督促,督促执行人员按文件中的规定去执行和督促,从而使质量体系步入良性循环,而不断有效运行。
在质量体系建立初期,加强对质量体系审核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提高思想议识,克服习惯势力的影响,摒弃陈旧的观念,熟悉和掌握文件的规定和要求以及对执行文件的不习惯和习惯,都有一个过程和阶段。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仅仅进行内部质量审核还不能有效地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进行,还必须加强对程序文件的培训教育,使所有有关的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了解和掌握文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