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及其电动机的发展前景
罗允中 (宁波电器总厂)
【摘 要】 吸尘器是家用电器产品中的主要产品之一。文中阐述国内外吸尘器的产销现状,我国吸尘器及其电动机生产技术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指出我国吸尘器要占领国内市场,打入国际市场,必须尽快提高产品内在性能,向功能多样化、操作自动化及产品轻便化、配套化发展,而提高吸尘器电机的性能,实现吸尘器电机国产化乃是当务之急。
【叙词】吸尘器,高速电机,比较,评述,展望
1概述
吸尘器是家用电器产品中主要产品之一。我国的吸尘器生产起步并不晚,在1968年,上海就有专业化生产,产量较低,年产几千台。使用的对象大都是服务行业和一些工作环境要求洁净的场所。而在国外工业发达的国家,吸尘器产品的家庭使用普及率和家用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产品差不多。近年来,我国吸尘器产、销量递增幅度大,1968年全国产量仅2627台,发展到1988年全国年产量已达到200万台左右。其销售量1979—1982年全国平均每年递增率为百分之66.7; 1979~1985年上海地区平均年递增率为百分之59.7。这个递增幅度不亚于电冰箱最初几年的增长速庋。据统计1988年我国市场销售量已达160万台。可见吸尘器的产、销在我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自1979年后,吸尘器紧随电冰箱、洗衣机的发展之后,已成为三大家用电器之一。目前,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年产20万台)近10家,若包括电机及外壳配件生产厂则超过30家。近年来,不少企业通过生产的引进和进行技术改造,使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质量和品种亦相应得到了提高和发展。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吸尘器及电动机的生产技术与先进国家水平比较,差距仍然较大,仅相当国外70年代初中期水平,差距主要表现在
1.1品种规格
目前我国能够进行规模化大批量生产的品种只有4种,规格不过8~9种,式样也只有4—5种,而国外通常使用的有20多个品种,规格达25种之多,式样也有10多种。
1.2质量差
至今吸尘器屯机的标准还没有发布,市场上销售名牌吸尘器大多采用国外电机组装。自己生产的电机存在振动大、换向火花大、电刷寿命短、噪音大等缺陷。就整机而言,外壳造型差,光洁度低,装饰件不够醒目鲜艳,吸尘度差,使用不方便,功能配件少等。
1.3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
我国的生产企业设备一般较陈旧,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通用设备多,专用杌床少。国外一般采用先进自动化设备,并备有电子计算机进行集中控制。以电机生产比较而言,我国定转子冲制大多采用普通冲床,一般模具多次成型,而国外采用吸尘器及其电动机的发展前景高速冲床,多工位级进模具一次成型,速率可达250—400次/分。定转子绕线亦如此,国内多采用手工绕制,速度慢废品率高,国外多采用双臂自动绕线机,生产效率高。整机装配,国内大多仍采用手工地毯式密集型装配,而国外则采用流水线一次完成装配和测试,产品一致性好。
1.4生产规模小且效率低
至今我国吸尘器生产厂仍然基于小而全的体制,生产规模小、效率低。国外一般按部件进行专业化生产,大量采用自动化专机生产,生产效率高,一般均能达到年产百万台以上的规模,人均可达年产2万台以上。
1983年世界几种主要家电产品的产量为:洗衣机2957万台,电冰箱3857万台,空调器2500万台,吸尘器3190万台。可见吸尘器是一种量大面广的产品,尤其是日、美、西欧国家的吸尘器产量非常惊人,1983年洗衣机,电冰箱与吸尘器产量如附图所示:
1983年,国外市场拥有吸尘器普及率为:日本百分之97.9,英国百分之95,德国百分之95,美国百分之99以上,苏联百分之65,法国百分之83,挪威百分之99,丹麦百分之99.瑞典百分之96。
据统计,全世界吸尘器产量一直稳定增长,1973年为2920万台,1983年达3190万台。市场需求保持在百分之5~7的发展水平。生产规模平均增长百分之6.7。产量方面前三名是美国、日本和苏联,其次是德、法、英等国。普及率的前三名是美国、日本和荷兰,其次是丹麦、瑞士、德、英、法。日本1986年共生产601.2万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