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钢板机壳制造新工艺
郭宪民(西安微电机厂)
l 概 述
电机机壳的制造是电机生产中很霞要的一环。电机机壳的材料一般有铸铁、铸铝合金.型钢(钢管)、钢板等。国内的小功率电机普遍采用铸铁、铸铝合金、型钢(钢管)机壳,工件加工量大,加工工序多,生产周期长;操作者工作环境卫生条件差,劳动强度大;能源浪费大,材料浪费火。
国际上,发达国家如德、荚,日等国早在本世纪中期就已大量采用钢敬枧壳。这种新型的机壳加工工艺是极少坨削加工工艺。国内一些电机厂家于70年代初开始研究钢板机壳制造,并于80年代中期形成一定批量。但由于所采用的为剪床下料——压“U”型(或压“W”型)一一压“O”型,电焊(手工或二氧化碳保护焊)——抛光一一车加工一一八块整形工艺方案(指无底脚机壳),所用设备类型多,影响质量的人工因素比例大,质量保证困难。
钢板机壳制造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先进的专用加工设备进行加工,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质量好。先进国家的电机市场上所出现的小功率电机已普遍为钢板机壳电机。1989年国内已开始试制出钢板机壳的寺用加工设备——钢板机壳卷圆机,电机钢板机壳焊机等单机。近年来材料价格昂贵,国内电机市场疲软。为了降低电机制造成本,提高钢板机壳的质量及将我国的小功率电动机打入发达国家的电机市场,并占领住这个市场,必须进行电机钢板机壳制造新工艺研究。
2新旧工艺方案的比较
所谓旧工艺方案,指钢板机壳制造专用加工设备问世前的挤压制工艺方案。
剪床下料(长×宽)——冲床冲孔——压“U”型(或压“W”型)——压“O”型——电焊——抛光——车总长——整形,且圆度大(机壳内圆),一般要安排两端止口加工,即对实旌外压装定子工艺带来一定困难。
所谓新工艺方案,指应用钢板机壳制造专用加工设备的压卷制工艺方案:
剪床下料(机壳展料宽度)一一冲床冲长度—一冲床冲孔——卷圆机卷圆——专用焊机氩弧焊接——车总长。
由以上两种方案可以看出,前者需八道工序,而后者则需六道工序。即使增加一道整形工序也还较前者少一道工序。可见,前电动机钢板机壳制造新工艺者机壳的内圆尺寸精度、内圆圆度、焊接表丽质量受人的影响因素比例大于后者。
3工艺过程及整形后的检测
3.1计算公式
机壳展开长度的计算公式为
本工艺采用微量径向扩张法,整形修正系数K值为0.999—0.9999。
3.2工艺过程
3.2.1机壳展开几何形状下料
由于剪床下料不易保证尺寸精度,故剪床按宽度尺寸下料(机壳展开几何形状宽度),普通冲床按长度尺寸剪裁(机壳展开几何形状长度),如图1所示,即剪冲结合下料。
3.22机壳卷圆
新型的两辊卷圆机,可一次成形,卷圆后接缝部分直线段A约为3~5倍的板厚。由于接缝处直线段的存在,使得焊接后此处呈现微型尖角,如图2所示。图2b中卷圆后机壳开口小于lOmm。
3.23机壳焊接
机壳焊接采用对缝氩弧焊接,机壳套装在心轴上,用两半瓦工装夹紧,保证焊接对缝合齐、平整。焊接设备配有可编程控制器、焊枪采用稳速装置的电机钢板机壳焊机。焊接表面平整、光滑,如图3所示。焊后杌壳焊缝处呈现微形尘角,见图3b。
3.24机壳整形
钢板机壳经过卷圆、焊接后,其圆度水平一般小于或等于0.50mm。若是采用精车双止口工艺,则机壳整形工序可以取消。为了取消精车双止口这道工序,保证机壳内孔尺寸的一致性,即保证止口尺寸的一致性,采用微量径向扩张法对机壳进行整形,如图4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