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机故障的修理(续完)
赵家礼(北京首钢重机公司)
8 轴承故障的检修与安装
微电机常采用含油轴承(常用的有圆柱含有轴承和球型含油轴承)、滚动轴承(常用的有列向心球轴承),老式电机也有采用套筒轴承和老式球型轴承。
8.1轴承损坏的检查方法
a.电机接通电源后,电机转动时,轴承发出异常噪声和振动,时间一长,轴承发热。这现象表明轴承有故障存在;
b.电机未接通电源时,用手转动转子,电机可转动。接通电源后,电机转子被吸住,用手转动转子时,不转动。这时即使在外力帮助下能转动,但转动不正常,转速低,这种现象是轴承磨损严重造成的。通电后产生单边磁拉力,转子被吸住;
c.用手将转子的轴伸端上下扳动,如果这时转轴能有较大的活动量,也说明轴承磨损严重;
d.拆开电机两端的端盖进行检查,如果发现绕组和铁心表面存有油渍,则说明轴承漏油,密封件不严或变形所致;
e.拆下滚动轴承后,用手晃动轴承外圈,可发现轴承是否损伤。比如滚珠被卡住,保护架破裂,轴承外圆上下左右活动量较大,则说明轴承磨损已严重。
8.2拆除旧轴承的方法
a.确认轴承型式
拆轴承的方洼取决于轴承型式和结构。球型轴承和管型轴承的拆法就不同,如果盲目拆除,会将轴承拆坏。有的轴承与端盖铸在一起,不能拆除。
b.管型轴承拆除法
首先将固定螺丝或有防碍轴承拆除的固定装置拆除掉,然后根据管型轴承内径大小制做专用工具,这种专用工具是带有台肩的圆钢棍,经车制而成,其端部外径恰与轴承内径滑动配合,伸入到轴承内孔,其长度与内孑l相当,而圆钢棍的台肩部分的外径恰能压住轴承的外径,再压圆钢棍,将轴承从端盖较大的一端压出。
小型轴承也可用一个直径与轴承外圆相当的铜管,用手锤轻轻将轴承敲出。
采取上述办法还不能拆下轴承时,可采取破坏轴承的拆除法,比如对轴承内孔进行套扣,套出螺纹后,再穿入相配合的螺栓,拧入扣内,螺栓上的螺母要事先焊上手柄,旋转手柄,螺栓拧入轴承内孔,最后便把轴承从端盖配合孔内取出。
8.3滚动轴承的清洗、检查和装配
新轴承在装配前,要进行清洗,除去轴承上的防锈剂。由于各厂家涂敷的防锈剂不同,所以清洗方法也不同。采用防锈油涂封的轴承,应采用航空汽油或轻质汽油清洗,对于采用防锈油脂涂封的轴承,先用轻质矿物油(如10号机油),加热至80~90℃,使其溶解,将轴承浸入其中,轻轻摇动,待防锈油脂溶解后取出,冷却后再用汽油清洗。
手工清洗轴承的工艺方法是,先拆封,然后进行清洗除油,再进一步清洗、干燥、贮存。清洗时,要依次在去油槽、粗洗槽和精洗槽中各清洗一次,最后一定要保证高纯净度的精洗槽内清洗干净。精洗时,不可用手直接接触轴承,要用专用工具(如摄子)支承轴承内圈,使其外圈交替旋转,检查其转动是否灵活,以确定轴承清洗是否干净。清洗后轴承在室内凉干或用50~60℃的加热装置烘干,保持半小时。干燥的轴承要放入真空容器或装入有硅胶的吸湿剂密封容器内暂时储存。
滚动轴承的润滑按轴承使用条件选择。常用的有2号复合钙基脂(zfg-2)和2号锂基脂(zl-2)。润滑目的是
a 减少滚动摩擦,增加轴承的使用寿命;
b.防止工作面锈蚀;
c.降低噪声和改善轴承的散热性。
对于动作灵敏、温度较低、负载较小的高速电机轴承,一般选用粘庋小的润滑油;相反,选用半固体的粘性润滑脂。
轴承润滑脂填加量有一定要求,为了控制填加量,按规定的专用射枪进行注油,一般修理单位,加注量的控制是将油脂加到轴承空间的1/2~4/5。
滚动轴承的内径与转轴配合,其外径与端盖的轴承室配合的松紧程序很重要。配合过松,影响定转子间的同心度,引起电机振动和增大噪声;配合过紧,轴承的游隙变小或不均匀,降低电机输出,轴承发热,甚至烧毁轴承。
功率较大的微电机,轴承内径与转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过流配合,如h6/k5、h6/m5、h7/m6、h7/m6;轴承外径与端盖轴承的配合,采用基轴制的间隙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