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微特电机产品发布平台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免费注册 企业免费建站
新技术论坛 会员产品发布
TB6600QQ群:70241714   步进电机论文   六轴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步进电机     驱动器     控制器     马达IC     伺服电机     无刷直流电动机     微特电机文献     工控器件     运动控制新产品     六轴工业机器人    
 当前位置:首页--伺服电机--
如何调整主轴伺服系统的位置环增益参数(WFY)
2025年10月9日

一、位置环增益的作用与原理

在主轴伺服的三环控制中:

  • 位置环是最外环,目标是让主轴实际位置精准跟踪指令位置

  • ** 位置环比例增益(Kp_p)** 决定了位置误差消除的速度:

    • Kp_p 越大:位置响应越快,定位时间越短,但容易引起过冲定位抖动

    • Kp_p 越小:运动平稳,无过冲,但定位慢,跟随误差大。

位置环的输出实际上是速度指令,送给速度环去执行。增益过高时,位置误差稍微大一点,就会输出很大的速度指令,导致 “冲过头”,然后反向修正,形成抖动。增益过低时,即使有位置误差,速度指令也很小,定位拖得很长。


二、调整前的准备

  1. 机械系统必须正常

    • 轴承、联轴器、齿轮间隙正常(径向跳动 ≤ 0.005 mm,反向间隙 ≤ 0.01 mm)。

    • 无卡滞、无明显振动,润滑良好。

    • 否则调参数也无法根治抖动 / 过冲问题

  2. 备份原始参数

    • 记下当前的位置环增益(Kp_p)、前馈增益(Kff_p)等,方便随时恢复。

  3. 空载调试优先

    • 先空载调,稳定后再带负载验证。

    • 避免带载时参数不当导致冲击、报警。

  4. 准备测量工具

    • 百分表 / 激光干涉仪(测定位精度、过冲量)

    • 转速计(测定位过程中的速度变化)

    • 示波器(可选,观察位置误差波形)


三、位置环增益(Kp_p)调整步骤

1. 确定初始值

  • 参考驱动器说明书给出的推荐值(例如 FANUC 参数 2206,Siemens p29241)。

  • 初始值建议设为推荐值的 50%~70%,避免一开始就振荡。

2. 空载定位测试

  • 给定一个小角度 / 小位移定位指令(如 0° → 90°,或 0 → 50 mm)。

  • 观察:

    • 定位是否有过冲(超过目标位置后回调)。

    • 定位完成后是否抖动(来回小幅振动)。

    • 定位时间是否满足工艺要求(一般空载 ≤ 1 秒)。

3. 逐步提高 Kp_p

  • 每次增加 10%~20%(例如从 500 → 600 → 700)。

  • 每次调整后重复定位测试。

  • 直到出现轻微过冲高频抖动时,停止增加。

4. 找到****值

  • 出现轻微过冲时,回调 5%~10%,这是兼顾 “快速 + 稳定” 的****点。

  • 理想状态:

    • 无明显过冲(≤ 目标的 0.5%)

    • 定位时间最短

    • 稳定后无抖动(振幅 ≤ 0.002 mm)

5. 带载验证

  • 加载到额定负载的 50%~80%,重复定位测试。

  • 带载时,若再次出现过冲 / 抖动,需略微降低 Kp_p(5%~10%)。

  • 若带载定位变慢,可小幅增加(5% 以内)。


四、配合调整的其他参数

  1. 位置环前馈增益(Kff_p)

    • 作用:减少定位过程中的跟随误差。

    • 调整方法:在 Kp_p 调好后,从 0% 开始逐步增加,每次 10%,直到跟随误差最小且无过冲。

    • 一般设置在 30%~70%

  2. 定位减速时间

    • 若定位冲击大,可适当延长减速时间(0.5~1.0 s)。

    • 若定位太慢,可缩短减速时间,但注意观察是否过冲。

  3. 伺服锁定力矩

    • 定位完成后,需有足够的保持力矩防止外力位移。

    • 一般设为额定扭矩的 50%~80%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现象可能原因调整方向
定位过冲 + 抖动Kp_p 过高降低 Kp_p(5%~10%)
定位时间长Kp_p 过低增加 Kp_p(10%)
空载正常,带载抖动负载惯量变化 / 刚性不足小幅降低 Kp_p,或增加速度环增益
低速定位不稳位置环增益与速度环增益不匹配先优化速度环,再调位置环
定位精度差前馈不足增加 Kff_p(每次 10%)

六、注意事项

  1. 不要一次性大幅提高 Kp_p过高会导致系统振荡,甚至飞车、过载报警。

  2. 先调内环(速度环、电流环),再调位置环内环不稳时,外环调再好也没用。

  3. 记录每次调整值与效果形成调试记录,方便回溯。

  4. 不同工况分开调高速定位、低速分度、重切削,可能需要不同参数组。


七、调整流程总结

  1. 机械检查 → 备份参数 → 空载测试

  2. 从推荐值的 50% 开始

  3. 逐步提高 Kp_p,观察过冲 / 抖动 / 定位时间

  4. 找到****平衡点(无明显过冲、定位时间短、稳定无抖)

  5. 带载验证并微调

  6. 配合前馈、减速时间、锁定力矩优化

  7. 固化参数并保存记录

王工(13137008229)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站长留言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免费展示
网站实名:步进电机网 步进电机驱动器网 微特电机网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北京时代四维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By www.zgbjdj.com
京ICP备11042559号-1